【婦科腫瘤科專題】常見病徵與治療方法全解析

隨著現代人健康意識提升,越來越多女性開始關注「婦科腫瘤」的相關資訊。婦科腫瘤科是專門診治女性生殖系統腫瘤的醫學領域,涵蓋卵巢、子宮、子宮頸、陰道與外陰部等部位的良性與惡性腫瘤。了解婦科腫瘤的病徵與治療方式,是預防與及早治療的第一步。

 

婦科腫瘤是什麼?

婦科腫瘤泛指發生在女性生殖器官的腫瘤,依性質可分為:
良性腫瘤:如子宮肌瘤、卵巢囊腫等,通常不會擴散,但仍有可能出現不同病徵,影響生活質素甚至生育功能。
惡性腫瘤(癌症):如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子宮頸癌等,具有擴散與轉移的風險,需盡早尋求治療。

 

常見婦科腫瘤種類與病徵

子宮肌瘤(良性腫瘤)

可能出現的病徵:

  • 月經過多或經期延長
  • 下腹脹痛、頻尿
  • 不孕或流產

 

卵巢腫瘤(良性腫瘤或惡性腫瘤)

可能出現的病徵:

  • 腹部脹大或壓迫感
  • 月經不規則,經痛
  • 消化不良、便秘、體重下降
  • 無明顯症狀(早期卵巢癌有機會難以發現)

 

子宮內膜癌(惡性腫瘤)

可能出現的病徵:

  • 停經後出血
  • 月經異常(經期過多,經期過長或間歇性出血)
  • 骨盆疼痛

 

子宮頸癌(惡性腫瘤)

可能出現的症狀:

  • 早期未必有病徵
  • 性行為後出血
  • 經期異常
  • 分泌物異常、有異味
  • 較後期可能出現盆腔疼痛

 

婦科腫瘤常見診斷方法

透過定期進行婦科健康檢查,可以及早發現婦科腫瘤:

  • 柏氏抹片檢查(Pap smear):篩檢子宮頸癌
  • 盆腔超聲波(經腹部/經陰道):檢查子宮與卵巢構造 及查探有否盆腔腫瘤
  • 腫瘤指數檢查(如 CA-125, HE4等):評估卵巢癌風險, 需配合其他臨床資料
  • 組織切片與病理分析:確認是否為惡性腫瘤
  • 電腦斷層掃描(CT), 磁力共振(MRI) 或 正電子掃描/正電子電腦斷層掃描(PETCT):評估腫瘤範圍以計劃治療方案

需注意每項檢查都有其限制性及可應用性,很多時候不能單靠單一報告,因此建議尋求專科醫生作全面詳細分析,及計劃治療方案

 

婦科腫瘤的治療方法

依據腫瘤類型、分期與病患健康狀況,治療方式可包含:

  • 手術治療:最常見的治療方式,目的為切除腫瘤或器官(如子宮、卵巢)。視情況可能採用腹腔鏡微創手術或開腹手術。
  • 化學治療(化療):較常用於癌細胞廣泛擴散的病徵,亦有可能為前置式輔助性化療,或術後輔助化療
  • 放射治療(放療/電療):利用高能量射線破壞癌細胞, 視乎病症有機會作為第一線治療,亦有術後輔助電療
  • 標靶治療與免疫治療:副作用相對較低,近年逐漸應用於各種癌症,但有機會只對特定癌細胞有效
  • 荷爾蒙治療:針對荷爾蒙相關腫瘤,利用荷爾蒙或相關藥物以抑制腫瘤生長

 

婦科腫瘤能預防嗎?

  • 就子宮頸癌為例,接種HPV疫苗能有效減低子宮頸癌風險 (但仍需定期篩查)
  • 很多時腫瘤未必能夠有效預防,甚至發病早期不一定有病徵,可考慮定期接受婦科檢查 (例如每年一次)

 

總結:婦科腫瘤不可輕視,及早發現是關鍵

婦科腫瘤雖然聽來讓人擔憂,但只要掌握正確知識、定期檢查並配合專業醫療團隊的建議, 絕大部分患者都能適時得到有效治療,期望應達到根治目的,及維持良好生活質素。如果您或家人出現相關病徵,請及早預約智翹醫務中心婦科腫瘤科專科醫生了解情況,以便安排進一步檢查,評估及診斷,假如有需要接受婦科腫瘤治療亦能適時進行